本刊实行“三审制”,即编辑初审、专家外审(同行评议)、主编终审的工作制度。同行评议采取“双盲制”(双向匿名),以保证文章的学术质量。稿件处理流程具体如下:
一、审稿过程
1. 收稿:编辑部收到稿件后,对稿件进行入库登记、编号,给作者发收稿通知、告知编号等邮件,并根据稿件的学科或专业方向分配给相应的编辑。
2. 初审(1~2周工作日内完成):编辑根据文章内容与质量提出初修意见或作退稿处理,判断(1)是否符合本刊宗旨和选题范围;(2)有无新意;(3)同类稿件是否过多且内容重复;(4)学术不端检测重合率偏高(除材料与方法外,其他部分尽量不要有重合文字);(5)试验简单或有明显的缺陷等;(6)文笔差、逻辑混乱、缺乏可读性。
3. 外审(2~4 周工作日内完成):编辑将提请至少2位专家对论文进行同行评议,专家针对论文的创新性、学术水平、严谨性等进行综合评价。原则上外审时间为2周。如果同行评议意见不一致,编辑将根据具体意见和本刊规范,或作退稿处理,或待作者修回后提请第三位专家或原审稿专家复审。如果两位专家均建议“退稿”,则直接作退稿处理。
4. 主编终审(3 周工作日内完成 ):编辑部主编定期对稿件进行审核,主要结合外审专家的意见和作者修改的情况最终决定是否录用文章。如修改不完善,将再次提交退修;如需再请专家审阅的,将再次送审。
二、审理结果
1. 修改后发表:两位审稿专家意见一致,均为修改后发表。
2. 修改后再审:编辑结合审稿专家的意见及本刊规范,比较大的修改或一些关键的修改需要复审;修改后的论文如未达到要求,可能作退稿处理。
3. 修改后重投:文章有一定的潜力,但存在较多的问题,需作者通篇修改,包括方法、结果呈现、数据和文献补充,以及文字润色等,修改完成后需复审。
4. 退稿:编辑根据审稿人的意见及本刊规范作退稿决定。若作者对审稿意见有不同看法,可进行申诉。